2008/03/27

世界自然基金會意見調查顯示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近進行的一項意見調查顯示,大部分香港市民都認為,本港對海洋環境和瀕危海洋物種的保護不足。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應將所有海岸公園劃為禁止捕魚的保護區,令香港的海洋環境及生態能有一線生機。

是項意見調查由TNS於2008年1月至2月進行,共收集得1,003位年齡介乎15至64歲、操廣東話的香港市民的意見。結果顯示,超過90%受訪者認為,香港應該更積極保護海洋環境和瀕危海洋物種,另外更有95%受訪者認為,成立「禁捕區」為海洋物種提供庇護所,屬合理之舉。

大部分受訪者(87%)贊同香港所有海岸公園應該禁止捕魚活動,另外亦有受訪者同意將西貢牛尾海、吐露港及赤門劃為禁捕區,屆時禁捕區的總面積將佔香港水域約10%。平均而言,受訪者認為47%的香港水域應被劃為禁捕區(詳情請參閱附錄)。

就市民對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本會於2005年亦曾進行相關的意見調查。針對保護香港海洋環境和物種的責任誰屬,2008年有69%受訪者認為自己有責任保護海洋環境和物種,於2005年則只得9%。數字大幅上升顯示市民已普遍認同,應更積極保護海洋,而他們亦願意為此承擔更大的責任。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幹事鄺力存博士表示:「在保護海洋方面,香港實在落後於許多已發展國家,我們亦可能是亞洲唯一未有訂立漁業發牌制度和漁獲限額的地區。香港現時只有一個範圍極小的海岸保護區,讓海洋生物能真正地免受人為騷擾,但這個保護區只佔本港水域的0.016%。至於本港的4個海岸公園,當局則仍准許持牌漁民在內進行商業捕魚活動。」

本港的海洋生態環境已惡化到不容忽視的地步。根據鄺力存博士一項歷時十年的珊瑚魚監測研究,在1996年海下灣海岸公園成立的時候,魚類數目已相當少,但研究於2007年完成的時候,這數字並未因海岸公園的成立而有所回升。

此外,只在華南出没的黃唇魚,已於2006年被列為全球極度瀕危的物種,正受絶種的威脅。有研究顯示,這種身長可達2米的黃唇魚的漁獲,由1930年代的50噸大幅下降至2000年的2.5噸。

鄺力存博士續道:「香港曾擁有比整個地中海還要多的魚類品種,而現時我們的珊瑚品種數量的確仍然比加勒比海還多。但可惜的是,目前在本港水域,絶大部分都是一些正掙扎求存的未成年幼魚。參觀本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的訪客,實在很難在海下灣這個著名的珊瑚群落內,看到體型較大的魚類了。」

為了促使有關當局採取行動,拯救本港的海洋,本會現正進行「拯救海洋大行動」簽名運動,收集公眾簽名,並將請願書遞交行政長官。我們要求當局盡快推行以下措施:1) 將所有海岸公園劃為禁捕區;2) 將10%的本港水域闢建為「禁捕區」,以及規管捕魚活動。有關詳情,請瀏覽本會網頁:http://www.wwf.org.hk/chi/conservation/sos/index.php
~ 完 ~

來源:WWF HK

2008/03/10

香港首個「海洋高峰會」為海洋尋找生機 (2008年3月8日)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今主辦香港首個「海洋高峰會」,讓海洋愛好者、使用者和關心海洋的人士能聚首一堂,討論我們備受破壞的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威脅,以及探討解決方案。

高峰會結束前,漫畫家Gavin Coates將以卡通圖像演繹法("Cartaphor"─ 卡通形式的比喻)表達討論的結果。大會希望透過這個以圖像展示的概念,爭取社會大眾支持,去尋求海洋問題的解決方法。所收集的意見經整理後會轉交香港政府。

來源:WWF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