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3

200 whales beach themselves in Australia

200 whales beach themselves in Australia
Rescuers try to save dozens of pilot whales after almost 200 of the marine mammals beached themselves on an island near Tasmani

guardian.co.uk,
Monday 2 March 2009

2009/03/12

兩溺斃港人宿霧火化 好友網上悼念女死者

兩名港人男女彭志龍(44歲)及張瑋(28歲)3日前於菲律賓宿霧潛水期間喪命的事故,當地警方仍在調查起因,初步相信事件屬意外。死者家人日前已趕抵當地善後,據悉,他們擬於日內為兩人進行火化後才返港。被形容為性格開朗的女死者,其生前好友在網上建立一個悼念她的組群,上載有關她生前潛水及活動的照片,緬懷點滴及送上祝福。

香港潛水總會總監黃奮大表示,據與兩人同行的潛水教練張洪鑫表示,兩死者的親友已抵達當地認屍,並打算在本周內於當地將死者遺體火化。另當地傳媒稱,男女死者的家人向警方表示將不會向接待兩人的潛水度假村追究,認為事件屬意外。報道又指,警方暫未查出事故肇因,但相信是意外。

家人不追究 相信是意外

黃奮大引述張洪鑫稱,他們在事發後於水面尋獲兩人的氣樽,發現樽內仍儲存逾半樽氣體,估計意外非因氣體耗盡致不夠氣所致。

意外中女死者張瑋,其好友前晚在網上建立一個懷念她的組群,不少友人紛紛上載其生活照,並在網上留言送上祝福。從相片及字裏行間均透露張瑋是個聰明且性格開朗的人,總以笑臉迎人,為旁人帶來歡樂。她除了熱愛潛水外,對繪畫亦甚有興趣,更不時與友人到處遊歷,為各人帶來難忘愉快的經歷。

彭志龍及張瑋上周五偕同4名友人前往菲律賓宿霧潛水,眾人在周日乘艇前往宿霧對開的Olango島進行「技術潛水」,彭及張遇溺身亡。

來源:YAHOO HK/明報

2009/03/11

兩港人宿霧潛水溺斃 老手出事 教練救人同傷

港人潛水熱點菲律賓宿霧,前日發生嚴重潛水事故,兩名港人喪命,一人受輕傷。兩名擁有資深潛水經驗的港人男女與友人遠赴宿霧潛水,前日早上眾人到Olango Island(峨蘭哥島)進行技術潛水時,男女下潛40米後,卻未有在時限內返回水面,同行人士察覺後即進行搜索,最後發現他們昏迷浮於海中。兩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後不治,死者家屬昨已趕赴當地了解事件。當地警方仍在調查事件起因,並將剖屍確認死因。

兩人均擁外籍 持教練及拯溺牌

不幸溺斃的兩名港人分別為44歲加籍男子彭志龍(已婚),以及洋名Joanne的28歲美籍女子張瑋,二人均為太平洋海洋活動中心會員,事發時該中心的潛水教練張洪鑫亦有同行。記者昨致電張洪鑫了解,他指張女持有潛水教練牌,而彭某更持有潛水拯溺牌,三人均並非首次到當地潛水。張續稱,自己在救援時受輕傷,但無大礙,正協助當地警方調查。不少彭、張的朋友昨晚紛紛在網上留言悼念他們。

據悉,彭、張於上周五偕張洪鑫及另外3名友人,一行6人出發前往菲律賓宿霧進行4天潛水旅遊,並透過本港潛水公司「潛水樂園」購買套票,入住當地勿丹島的「潛水樂園度假村」。眾人原定昨日返港,詎料前日發生意外。據悉,彭某的兄弟及張女的母親昨已趕至當地認屍,確認死者身分,他們事後均悲慟不已。而入境處亦證實,兩名港人在當地遇事死亡,處方已聯絡死者家屬,提供協助。

事發地點為菲律賓宿霧對開的Olango Island(峨蘭哥島),據當地網頁稱,該地是菲律賓最大的候鳥集中地,海底有不少迷人景致,除了珊瑚及繽紛的魚類外,更有機會目睹長尾鯊游經。不過,峨蘭哥島對開海域浪大且水流湍急,只適合資深潛水人士。

潛水團最後一站 半小時仍未上水

前日早上約11時,據悉當時天氣良好,香港潛水團一行6人租用小艇前往旅程的最後一站峨蘭哥島,進行需要較高技術的「技術潛水」。當時張女與彭某一組,進行第一次下潛,雙雙潛入40米以下海底,惟二人在半小時的限時後仍未返回水面,同行的張洪鑫心感不妙,即跳進水中搜索,但未尋獲二人,反受輕傷。

未幾,二人即被發現在數米以外的海面載浮載沉,昏迷不醒,眾人即把他們救回岸上,再轉送當地醫院搶救,惜最後返魂乏術。二人屍體稍後舁送當地殮房,當地警方將剖屍確定死因。

來源:明報/Yahoo Hk

2009/03/09

兩名港人在宿霧潛水死亡

兩名男女港人昨日在菲律賓中部的宿霧的Olango島潛水時遇溺死亡,當地電視台稱,他們在三月六日抵埗。

兩名死者是44歲的彭志龍(Pang Chi Lung)和28歲的張瑋(Joanne Wai Cheung),與一批人在上述地方潛水,但二人未能上水,他們後來被發現昏迷,救上水後送院後不治。據當地醫院稱,兩名死者是香港人。

當地的GMA電視台稱,該支潛水隊的領隊名Cheung Hung Kam,他發現男女死者時他們已昏迷,送院後不治。

報道稱,兩名死者和其他人在三月六日從香港帶同一些潛水器具抵埗,住在宿霧的拉普拉普市的Paradive Beach Resort潛水度假村。

新華社稱,兩名來自香港的死者一人是美國籍,另一人是加拿大籍。

來源:Yahoo HK/明報

2009/03/08

「海洋見證人」行動-「海洋寶盒」創作比賽–於3月5日至9日在金鐘太古廣場展出

「海洋見證人」行動 訴說本港海洋變化
近500個「海洋寶盒」展示學生心中海洋面貌

只要有心思及無盡創意,平平無奇的紙盒都能變成藝術品。逾千名本港中、小學生參加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海洋見證人」行動-「海洋寶盒」創作比賽,透過一個個創意作品,展示對海洋的展望與感情。「海洋寶盒」創作比賽共收到約1,400件作品,由評審團選出的近500個入圍「寶盒」,於3月5日至9日在金鐘太古廣場展出。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彭敬慈博士於今天舉行的「海洋寶盒」創作比賽頒獎禮上表示:「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維持海洋的健康面貌。是次比賽,正好提升年輕一代的海洋保育意識,同時表達他們對海洋未來的憧憬。而與海洋有一段感情的人士,亦踴躍參與『海洋見證人』行動,透過其故事,鼓勵各界關注海洋環境,並支持保育工作。」
「海洋見證人」行動是由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推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公共事務企業責任主管陳淑慧說:「渣打香港很高興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辦『海洋見證人行動』這個有意義的海洋保育教育活動。保護環境是一個長遠的使命,我們會繼續積極向員工、客户、合作伙伴以至社會各界推廣環保信息。」
參與主禮的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沈振雄表示:「漁護署其中一項重要工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宗旨不謀而合,就是為本港的海洋護理作出努力。為進一步保護海岸公園的海洋及漁業資源,行政長官在2008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海岸公園內禁止商業捕魚,希望公園內的海洋資源能盡快提升。當局正就建議諮詢相關持分者,並希望稍後能將法例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考慮。」
「海洋見證人」行動大使之一的鄭伊 健,今天出席頒獎禮時,高度讚賞學生們的創意與藝術,並與一眾得獎學生交流海洋保育心得:「我最喜歡海洋變化多端,而又生生不息,希望大家會珍惜及保護海洋生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很高興獲得香港摺紙學會支持「海洋見證人」展覽;玩學堂口才及藝術學院擔任表現團體,以及金鐘太古廣場提供場地。

  現正舉行的「海洋見證人」展覽,除展出「海洋寶盒」創作比賽入圍及得獎作品外,今、明兩天(3月7日及8日)同場設「海洋生物親子摺紙工作坊」,讓市民欣賞海洋寶盒之餘,與孩子一同透過摺紙活動認識香港的海洋世界。

  「海洋見證人」展覽期至3月9日結束,不過故事並未畫上句號。「海洋見證人」行動旨在尋找與海洋有過一段感情、經歷的人,分享他們所見證的海洋變化,將結集成屬於香港人的首部海洋故事紀錄。大家可登入「海洋見證人」的網頁(wwf.org.hk/ow),繼續欣賞或分享與海洋的經歷。

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2009/03/03

米埔自然保護區重開

米埔自然保護區重開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日宣布,米埔自然保護區將於2月27日重開。漁農自然護理署證實,在過去21天,保護區3公里範圍內再無發現其他H5個案。今年2月6日,保護區內發現一隻蒼鷺(Ardea cinerea)屍體,證實對H5N1測試呈陽性,本會因此關閉21天作預防措施。

米埔目前已接獲12個導賞團於重開後的參觀申請,內容有參觀觀鳥屋、傳統基圍、木橋、教育中心等,欣賞國際馳名的米埔濕地美景,當中包括於27日舉辦的「千鳥千覓」導賞團,親歷逾千隻雀鳥鸕鶿、白鷺、蒼鷺於同一個基圍覓食的壯觀場面。每年三月是米埔觀鳥的好季節,參觀人士可以在米埔看到數以千計的越冬水鳥,包括逾300隻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同時可以欣賞到剛開始的候鳥春天遷徙。

世界自然基金會重視任何保護公眾安全的預防措施。不過,政府目前對米埔的關閉政策,即在保護區半徑3公里範圍內證實發現H5個案即封閉米埔,與於其他公眾地方如市區內公園,發現帶有H5N1病毒雀屍的處理手法並不一致。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組織,本會視公眾的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但同時希望政府的關閉政策更為合理。現有政策根據有關家禽市場而不是野鳥的國際指引而制定,本會多次因為發現單一帶有H5N1病毒的雀屍而關閉,會令公眾誤以為米埔是一個對人類構成威脅的地方。

米埔保護區經理施百納表示:「米埔這次關閉是因為在保護區3公里範圍內發現帶有H5N1的雀屍,這項因發現零星帶H5N1雀屍而須封閉的規定經已過時。政府數據顯示,每年全港不同地方都會發現零星帶有H5N1雀屍,每年的情況大致相同。人類與禽鳥在米埔自然保護內有潛在接觸的機會,相較雀鳥市場、家禽市場及公眾公園低很多,因為野鳥天性會避開人類,因此公眾在米埔所受到的威脅極之低。」

政府這項關閉政策,令保護區於過去五年內,第五次關閉,然而本會尚未就損失獲得任何賠償。本會要求香港政府的H5N1專家小組盡快檢討並修訂現有關閉準則,確保政策的推行一致、公開。

2009年2月26日
WWFHK